RSS

Puella Magi Madoka Magica 魔法少女まどか☆マギカ 一週目觀感

捏他注意:如果你還沒有看完這部作品,請不要繼續觀看此文。雖然僅是一週目感想,但仍然包含大量劇透,小心被捏。

 

这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神作。在日本动漫步入商业化、庸俗化的今天,在将近十年的神作空白期之后,终于出现了这样一部作品。而我竟然差点把它忽略了。

理由就是作品的名字:魔法少女まどか,中文翻译为:魔法少女小圆。不管怎么看都不像是神作的样子,甚至连精品都算不上吧。而且像这类魔法少女的作品,历来不是卖萌就是卖肉。不过我还是硬着头皮随手点开了一集,理由是刚看过To LOVEる和百花繚乱,我想看看自己的阈值还可以低到什么程度。然而,我忽略了这部作品的英文名:Puella Magi Madoka Magica,这是不折不扣的拉丁文(没有哪部正常的魔法少女作品会以拉丁文作英文表记)。

我记得当时看的是第2话(幸好),基本和我心目中的常见的魔法少女动漫并没有太大区别,顶多也就是变身场面华丽而又不落俗套罢了,从OP上看也很普通。但是和魔女战斗时的场景和音乐引起了我的注意,这种充满中世纪艺术风格的战斗场面,以及梶浦由記作的宗教风曲子,绝对不可能是纯卖肉或者卖萌片。虽然我觉得这顶多是一种商业形式的噱头,但至少成功地让我决心从头看下去了。

然后我就看到了“传说中的第3话”。直到看完了ED我才从震惊中觉醒:这很可能是一部神作级的作品。魔法少女居然……挂掉了。竟然直到这时,真正的ED才终于第一次出现,就像在告诉我们:真正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我立马把片源换成了高清,然后总算认真地开始看了起来。每次都害得我哽咽得没法好好吃饭。到了看完结局已经连眼泪都流不出来了:完全是重度中毒的症状。

冷静下来仔细考虑,这部作品强调了感情,所以很容易引起观众共鸣。但虽然看起来画面很有深度,却不见得主题和世界观真的就有那么深。其中的表现手法虽然很有水准,但叙述方式却很直接,完全不是传统神作的那种慢慢从细节中展现出来的冲突,而是在中间就突然来一个重磅炸弹,好像不把观众轰晕就不罢休一般。像这样的表达方式,不由得让我怀疑对其“神作”的评价更可能是来源于商业包装而非实质内容。

于是我开始查资料,首先发现的是这部作品在日本、欧美和中国都有超乎寻常的反响,然而却找不到什么有实质内容的观感、评价之类,大家都只是众口一词地说:“好!”。顶住画面和音乐的催泪效果,继续深入挖掘,这才终于找到了这种感动的来源:这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神作。

首先,作品在制作上的精巧和认真令人赞叹。可以说里面的每一个场景都是精心设计的,你能从里面看到迪拜的Sky Line,上海的金融大厦,东京的车站;你能看到夜空中月相随时间的变化,甚至可以据此大概推测出作品中战斗发生的时间;你可以去思考作为作品中心理论的热力学定律,也可以去尝试解决黑板上那些貌似简单的“中学”数学题(其中竟然有东京大学的入学试题……);如果你是兵器控,还可以在观看的同时惊喜地叫出那些熟悉的名字。

在场景的表现上,更是不由得让人大呼“大手笔”。且不说油画风格的战斗场面是如何新奇而瑰丽,单说那些仿佛是刻在画面上的古怪文字,就仿佛是拥有魔力一般,让人无法把视线移开。当时我就有强烈的感觉,这些魔女的名字怕是有什么意思在里面,但是尝试去解读却又毫无头绪。后来又想,说不定根本就是个噱头,只不过是随手画上去的罢了。然而,一个英文网站上的粉丝竟然根据台词猜测到魔女的名字很可能来源于《浮士德》,从而破译出了所有的魔女名字所对应的德文字母,证实那些确实是为德文专门设计的文字,而且为了匹配场景甚至还设计了3套完整的变体。而且和夏娜中的情况类似,魔女们的名字都有其根源;但和夏娜中的名字主要源自神话的情况不同,魔女们的名字都来源于真实的历史和文学作品。例如糖果魔女Charlotte的名字来源于歌德的情人(同时也是《少年维特的烦恼》中的女主人公)Charlotte Buff;最终魔女Walpurgis的称呼来源于《浮士德》中的“巫女之夜”;而终极魔女Kriemhild Gretchen(即まどか的魔女形式)的名字更是大有来头,Gretchen来自浮士德的情人,Kriemhild则来自《尼伯龙根的指环》中的勃艮第王国(Burgundy)的公主,同时也是男主角Siegfried的妻子(我当时竟然没反应过来),在德文中意为“战斗之假面”。这些真实的名字不仅符合这些魔女们各自的设定,更符合她们的身份:她们本就来源于现实,本就不过是普通的少女罢了。这更让人对她们过去的故事感到好奇,也更让人为她们不可避免的堕落的命运而感到叹惜。而至于QB的设定,则完全是《浮士德》中的恶魔Mephistopheles的翻版。

看到这些令人瞠目结舌的考据结果,在为粉丝们的狂热(爱!)和认真感到钦佩的同时,也更让人对作品在设定和制作上的精细缜密而感到赞叹。在情节上,为了“颠覆的第3话”,制作小组更是不惜大抛烟雾弹,不仅在前2话大拍传统的魔法少女桥段,还干脆取消了有剧透嫌疑的ED,甚至在初回播放时对大众媒体严密封锁所有核心情报,还让以黑色风格著称的剧作家虚淵玄专门出来“辟谣”称本作将以“治愈”为路线,导致观众看完之后泪流满面之余不由大呼上当。尽管如此,作品的魅力却不仅仅在于充满颠覆性的情节以及黑暗(无良)的设定,诸如主人公死亡、多重平行世界、无法避免的幻灭等等,更在于其深刻的哲学内涵——由QB以毫无感情的语调平平淡淡直接说出来的全作的世界观:「魔法少女になれば魔女にならざるを得ず、魔女になれば悪を行わざるを得ない。悪を行えば希望が消える。」

直截了当,简短有力。和传统的神作(如EVA)中那种润物细无声的表现手法截然不同,取而代之的是突如其来的振聋发聩。魔法少女因希望而生,魔女因绝望而生。这在第2话不就已经说得明明白白了?而没有希望,就不会有绝望;希望本身却又源自于绝望。所以佛说贪嗔痴,基督说人生而有罪,叔本华说人生即苦难。这个道理是如此简单自然,足以让人怀疑自己的智商:为什么竟然一直没有发觉?这不仅是悲观主义的脚本,更是无法辩驳的真实。看着那个不可避免的充满圣经意义的灭世结局,头脑中已经空白一片,空荡荡无可凭依之处。

在作品的最终,まどか将自身化为希望,以自身的规则化(神化)破解了这个规则。这样一个“神一般的结局”奠定了本作的绝对神作地位。更让人迷惑的是,如此匪夷所思的突破口,到底是源自哪里?虽然在看到中途时,就已经模模糊糊地感觉到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从希望的内容入手;但是像这样一个跨越了时空、因果界限的希望,实在是超乎想象,令人拍案称奇。我翻来覆去地看まどか深吸一口气然后以有些滑稽的认真表情说出这样一个匪夷所思的希望的镜头,心中充满了喜感、违和感、震撼感。也许这正是制作者的意图吧。不过我想如果我有机会的话,一定会去探究一下这种思想的根源。

短短的12集,讲述了一个神一般的故事。可惜我没能完全理解这部神作(有部分原因是因为片源没有字幕,我有不少地方不得不暂停下来查字典……)。更详细的思考和讨论,就留给二周目吧。也许说不定我到时会因为一时冲动弄个BD附特典限定版……

 

參考鏈接:

Homepage

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