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关于“人形电脑天使心”的狂想与探讨

本文原文于2007年12月9日发表于天堂的另一角。本文在原文的基础上作了大量修改和补充。



背景


《人形电脑天使心(Chobits)》最初由clamp发表于2000年9月至2002年10月,并在2002年被改编为动画片。毫无疑问,这是一部十分感人的片子,而且充满了悬念,所有的谜底直到最后一刻才揭开……一直想知道结局,如今真的看到了却很想哭,真的太感人了,呜哇……

我原本相当困惑,从发行年代上来说, 机器人的概念已经非常普及,而且日本在机器人及人工智能技术上的投入已经非常巨大,很难解释为何作者称呼“人形电脑”而非传统的“机器人”。事后得知,这是因为“人形电脑之父”三原一郎,即日比谷千岁的丈夫,认为它们不该受“机器人三大定律”的束缚。

就我个人而言,我并不赞同这种理解。我不认 为所有的机器人都必须遵守机器人三定律,但也不认为像小唧这样的“人形电脑”就不是机器人。就组成上来说,人形电脑和传统的机器人一样(当然不是那种机械……),由电脑构造的人工智能和有机物构造的身体组成。不过和大多数电影中表现的方式不同,“唧”更像是普通的人,而并不具备如同《人工智能》、《星球大战》中的机器人的传统标志,如特殊的身体外观、声音、行为,等等。除了不吃饭以外,“唧”在大多数情况下和一般的女孩子没什么两样,只是在极少数情况才表现其“电脑”的构造,例如能源、存储器。因此,从本质上来考虑,所谓“人形电脑”和机器人实际上只是称呼不同而已。

技术讨论


也许很多人在看完之后,都会有这样的幻想:像小唧这样的“人形电脑”在不久的未来会出现吗?

人形电脑技术可以认为是人工智能技术和机器人技术的结合。传统的人工智能技术研究的是思维模式、信息识别以及信息反馈,代表作是聊天机器人。传统的机器人技术则包括肢体控制、自动化等等,代表作是高达。两者的研究方向是有很大区别的。不过我认为“殊途同归”,两种技术实际上可以融合到一起,也就是Chobits中已经相当发达的“人形电脑技术”,说白了,就是“人造人”。

首先,单就AI方面来说,这些人形电脑在AI方面足够成功了吗?这点可以通过“图灵测试”加以检验,即让检验者A(人类)和B(人类)以及C(AI)相互隔绝,并分别进行交流,由A判断其交谈的对象是人还是AI,若判别失败则认为该AI已经具备了人类的智能。关于图灵测试的本质以及原理,已经有太多的争论,所以不妨先放下它们,单纯考虑人形电脑的测试结果。很显然,Chobits中的那些人形电脑们,无一例外的会声称自己是电脑…(汗)不过这可以认为是一种干扰信息,因为他们均被设定为不能说谎。因此我们可以假定C允许说谎,或者假定那个人类B,也声称自己是电脑,试图混淆视听,那么结果会如何呢?
就Chobits中的情形而论,人形电脑们通过图灵测试的几率很高。也就是说,它们算得上是成功的人工智能了。
在机器人技术方面,这些人形电脑除了不吃饭之外,通常的行为和一般人类没有什么区别,这样的机器人自然不能像高达那样具有广泛的战争用途,但是在“拟人”方面却相当成功,可以认为是成功的“人造人”。

那么,“人形电脑”距离我们到底有多远呢?

其实就外观而言,类似皮肤的材料很早以前就已经出现了,而且各类传感器的发展也终将打破有机生物的垄断,因此,人形电脑的“有机身体”其实并不存在太大的技术障碍。也许我们很快就能看到拥有合成皮肤的机器人的出现。

然而如果考虑AI的话,那么前景恐怕不大乐观。现代计算机采用的是图灵机的架构,这种架构本身是封闭的,因此构建在图灵机架构上的程序也就很机械化,也因此“程序”一次就成了“机械”、“没有变通”的同义语。那么,在这样的架构中,有没有可能产生“人形电脑”级别的AI呢?
以语言为例,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 语言哲学家)有过两个截然相反的理论,一开始,他认定语言是符号的表征(即认为语言是封闭的);到了他的后半生,他又全盘否定了自己之前的理论,进而提出语言是社会交流的产物(即认为语言是开放的)。与其早期思想如出一辙,乔姆斯基(Noam Chomsky, 语言学家)更是提出了“统一文法”理论(Universal Grammar),并由后人根据其理论基础成功的构造起了现代的语音识别和文法分析系统。问题是,乔姆斯基的理论无法解释儿童获得语言的过程。而现代的人工智能系统始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机械化”的瓶颈。
维特根斯坦认为,交流是语言产生的前提。人类智能的先进性可以体现在人类的语言上,而人类语言的复杂性则源于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因此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在封闭的架构中,甚至不可能产生真正的语言。
不过近年来,有人提出了“交互系统”的概念,同时指出这是一种开放系统,具备图灵机所不具备的能力(文献PW97)。在这样的系统中,算法本身虽然是固定的,但是算法的结果却是基于交互的,因此是开放的。基于这类算法的程序,和传统封闭算法的程序的表现截然不同。举例来说,一个封闭的搜索引擎的性能仅依赖于算法;而类似Google的开放式搜索引擎则不仅依赖于算法,更依赖于用户的操作和反馈。

对“唧”的憧憬让我想到,假如一台电脑具备了人类的感知和反馈系统,能够像Chobits中的人形电脑一样与人类进行全方位的交流,是否就能突破现有AI技术的瓶颈呢?假如“交互”真的就是智能产生的关键步骤,那么考虑到现有的制造工艺水平,Chobits中那样的人形电脑也许离我们并不遥远。

不过,小唧和普通人形电脑的区别非常大,例如性能很强,几乎无限的联机能力,学习能力超强,具有真正的自主性及丰富的情感等等。关于这个,需要指出的是,仅仅依靠提升硬件性能,是不足以产生真正的智能和情感的,这一点很容易被chobits中的情形混淆。但人形电脑的灵魂,事实上却确实可以不依赖于特定的硬件(因为只是程序和数据),这点和chobits中一致。因此,在人形电脑出现之后,小唧这类具备真正的自主性和真正情感的超级人形电脑的出现, 仅依赖于更先进的人工智能模型。
因此,我对于人形电脑,哪怕是超级人形电脑,都是持充分乐观的态度的。

感情讨论


clamp对感情的刻画一向是相当精致的,这部片子同样如此令我感动。当电脑拥有了情感,人类将如何去面对?幸福的含义到底是什么?这一系列问题,chobits都给了我们很多值得深思的回答。

不少人认为最后的“大团圆”结局有千篇一律之嫌,影响了作品的思想性和深度,我颇不以为然。对于作品本身来说,这个结局无可厚非,因为这是三原一郎的意愿, 也是作者的意愿,对幸福的憧憬和追求是不变的主题。就剧情发展来说,如果是个悲剧结局的话,我倒不觉得能有多高的思想性,反而会有种不伦不类的感觉。
更重要的是,观众应该意识到这绝非传统的“大团圆结局”,仔细考虑一下就会发现,结局并不是看上去的那么完美。小唧和秀树之间是属于那种“柏拉图式”的纯粹爱情,他们最终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幸福。但是美丽的爱情最终却和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发生了冲突,这必然导致社会观念的冲突和转变,只是对于作品本身而言,这个问题没有继续深入探讨的必要(而且之前已经讨论过不少了,记得吗,满大街都是和电脑谈恋爱的人…作者的倾向显而易见)。 当我们的社会有一天进入到chobits中的时代时,这类伦理问题就会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更进一步,如果把问题上升到全人类,乃至全自然生物的层面来说,这种纯粹的感情是否仍然值得鼓励呢?大概很多人会觉得违背了大自然规律吧……

就这个问题,我个人的看法是:贪婪往往是悲剧的根源,而知足者常乐也。如果非要上升到那样高度,那不妨再进一步,把人形电脑生物也纳入考虑范围好了,然后再看看又是什么情况了呢?(思考题,想不出来的同学请回忆一下芙莱雅的产生原因。)
所以,在这个“大团圆”结局中,作者仍然为大家展现了一个充满巨大冲突和挑战的前景,实在发人深省,作品的思想性和深度可见一斑。

另外,剧中最后几幕实在够吊胃口的了,如果最终还是个悲剧结局的话…………嘿嘿,善良的作者还是需要顾及一下善良的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的………… ^_^


引用和参考



维基百科条目(中文)
http://zh.wikipedia.org/wiki/Chobits

维基百科条目(英文)
http://en.wikipedia.org/wiki/Wittgenstein
http://en.wikipedia.org/wiki/Chomsky

Chobits官方网站(TBS,日文)
http://www.tbs.co.jp/chobits/

Peter Wegner, Why Interaction Is More Powerful Than Algorithms
发表于《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1997/Vol.40, No.5/pp 80-91

0 Comments (評論):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