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于2008.07.25发表于只谈思想。本文有删改。
一台电脑换了多少零件之后,我们就可以把它看作一台新电脑?
一个人换了多少器官之后,我们就可以把他看作一个不同的人?
从微观上说,生物的DNA存在个体差异,也因此而导致我们最终成为不同的个体。但是,假如个体差异仅仅采用这种分子生物学上的概念来解释的话,那么也就等于承认,假如有两个个体的DNA完全相同,他们也就不应该存在个体差异。绵羊“多利”的实验以事实证明了这种说法的谬误(虽然不是那么完备的证明)。很显然,多利的亲代和子代的DNA是完全相同的,但由于其成长环境以及经历的不同,其性格、思考方式、喜好等等肯定会有所不同。没有什么“DNA决定论”。
换个角度来思考,假如我把我身上的各个器官,逐个用你身上的器官来替换,那么,要替换到什么程度,我将“不再是我”?又要替换到什么程度,我将“变成了你 ”?我想大多数人都会同意这样的看法:换胳膊换腿倒还好分辨,换到心脏的时候就不好说了,要是换到脑子,那就完全不同了。
因为受到源远流长的文化熏陶,“换心”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都是充满疑惑的,而且也不时有“心脏移植手术导致性格改变”之类的报道出现。但是大家也都不得不承认,这种观点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持,而且大多数的心脏移植手术都没有这类神奇的后遗症。而对于脑子来说,几乎所有人都得承认,如果我们进行“大脑移植手术”的话,恐怕不会那么顺利。
这种现象当然十分有意思。由于对于任何一种生物,用“软件”、“硬件”这样的概念都是很不尊重的。所以我打算用“记忆”来表述我的疑问:一个“失忆”的人,在多大的程度上还能算是原先的他?
在 PSP版的《叛逆的鲁鲁修》中,主人公虽然失去了记忆,在行为方面却仍然保留了原先的记忆,而且时不时还会被“记忆的碎片”冲击一下子。像这种情况,通常表明此人大脑中的记忆链接部分中断,存在通过强烈刺激重新恢复记忆的可能性。那么,假如此人在恢复记忆之前做了些什么事的话(例如向某mm告白),在他恢复记忆之后,我们能否把这些事情看作是同一个人做的?
再如TV版的《叛逆的鲁鲁修》,莎莉被鲁鲁修抹去了“关于鲁鲁修”的一切记忆,后来却因为残留的日记残片而得知了部分重要的事实。但是重要的一点是,莎莉对鲁鲁修的感情并没有回来。看来,“爱”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东西。那么,失去了对鲁鲁修的“爱”的莎莉,还算不算原来的她?
同样的事例也可以在电影版《尼伯龙根的指环》中找到。男主人公喝下“忘情水”之后并没有丢失任何记忆,所失去的仅仅是对女王的“爱”而已。那么,对于其后其所做的事情,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认为是他的本意?假定男主角及时得知了“忘情水”的真相并告知女王从而得以幸免一死,但同时男主角又绝对无法恢复对女王原先的感情,那么他在多大程度上还是自己?(影片中为了避免此类探讨,在剧终让男主角恢复了对女王的爱。但这并非总会发生。)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我们自己。每天,我们都在改变。我们总是记住一些新的东西,同时也在忘记一些旧的东西。每天一觉醒来时,你是否能感觉到自己与昨天的自己并不相同?你是否会觉得,“每天都是一个全新的我”?
与此同时,我们的感情也在每时每刻发生着微妙的改变。我们对同一事物的看法,没有任意的两个时刻会完全相同。正如诡辩学派的著名言论:你甚至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也许,我们甚至一次都不曾成为“自己”。
0 Comments (評論):
Post a Comment